記憶力減退與電磁波也有關

高太太是位退休的家庭主婦,平日打理家務、幫忙看顧孫子、唱唱卡拉ok或是跳跳土風舞,非常愜意。唯一困擾高太太的是,她常常感覺頭重重的,伴隨些微暈眩,高先生則是覺得太太的記憶力有越來越衰退的傾向,忘東忘西、丟三落四。

高先生原本想說買個營養品給太太保健,後來經朋友介紹來到康美會所,原本只是想針對營養需求做場域適性測量與評估,但是經過健管師的諮詢後,其症狀和電磁波干擾所產生的負荷可能有關,建議高太太來做完整的生物能共振場域儀器的測量與評估,尤其是電磁波干擾的部分。

經過生物能共振場域儀器測量後,發現高太太腦部有許多不平衡的訊號,除此之外還有極強的低頻電磁波干擾訊號,愛妻心切,高先生馬上預約了居家到府之電磁波檢測。

健管師實地至高太太家測量後發現,家中的電源總開關剛好在高太太床舖旁邊的牆上,和高太太的頭距離約30公分,導致高太太每日睡眠時都暴露在500~600nT交流磁場的干擾下。根據德國建築生物學會(IBN,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ilding Biology ) [註1]所公佈的國際標準:睡眠環境中交流磁場在20 nT以下才是安全值,高太太的睡眠環境超標了近30倍!在這麼強的干擾下,直接影響人體的血液和內分泌系統,頭暈頭痛、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發生,甚至失智症的風險也會增加。

現有的流行病學證據顯示,在職場或家中暴露於來自電線、電器裝置或其他家電產品的極低頻電磁場輻射,會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。[註2]

健管師建議高太太調整睡眠位置,和電源總開關保持至少200公分距離,牆上使用磁場防護貼片屏蔽干擾,家中配置低頻場域穩定器。在康美會所做完電磁波平衡並同步調整其居家睡眠環境後,高太太覺得頭重腳輕的感覺已消失。經過三週後,高先生很開心地打電話來康美會所,他覺得太太記憶力有改善!

資料來源:[註1] 建築生物學會網站 https://buildingbiologyinstitute.org/
[註2]Martin Blank (2015)《電磁波的真相》新北市,台灣商務p114